生产经营
首页 » 经营管理 » 生产经营
奋进陕煤 | 神木煤化工富油公司:小雪漫过旱塬
发布时间:2024-12-16       浏览量:661      分享到:

陕北的小雪总是来得不声不响。清早起来,推开门,发现山梁上蒙了层薄白,风里夹着零星的雪粒子,打在脸上生疼。这时候,村里的早炊已经升起,白色的炊烟在风中摇晃,像是被风扯碎的棉絮。

爷爷说,小雪时节得把地里的活计收尾了。村里的男人们三三两两下了地,扛着最后一批红薯回来。女人们蹲在窑洞前的晒场上,麻利地将红薯切片,趁着还有太阳,要把它们晾成红薯干。这是过冬的重要储备,蒸着吃,煮着吃,实在饿了,嚼两片干红薯片也能填饱肚子。

羊群还在山坡上吃草。这个时节的草已经枯黄,但羊儿们似乎格外喜欢,吃得欢实。老羊倌说,小雪前后的草,经过了秋霜的浸润,草叶里的甜味都沁出来了。站在坡顶望去,成片的旱田延伸到天边,沟沟壑壑间零星散布着几户人家的窑洞,白墙黄土,和这片黄土高原浑然一体。

窑洞里,一家人忙着腌菜。萝卜、白菜码进老旧的陶坛,一层菜一层盐,偶尔放几颗花椒,再压上个石头。娘说,这时候腌的菜最好吃,不会太咸,也不会太淡,等到数九寒天,就能飘出香味来。灶上煨着罐子,里面是农闲时腌的咸菜炖土豆,香味溢满了整个窑洞。

夜里,风渐渐大了。窑洞的门缝里灌进寒气,炕上的煤火烧得正旺。父亲忙完了地里的活,就着豆油灯修补着羊圈的门板。羊圈年久失修,裂了几道缝,得在大雪来临前修好,免得羊儿们受寒。母亲在一旁缝补衣服,针脚细密,为我们准备过冬的棉衣。

隔壁李婶趿拉着布鞋进来,手里端着个搪瓷碗,是给我家送来的新蒸的红薯。她念叨着自家儿子,说是赶着年前去县城打工,说要多挣些钱,好把老屋的瓦换了。这些年,村里年轻人渐渐少了,只有到了过年时节,才会一窝蜂地回来,带回城里的气息,也带回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牵挂。

夜深了,风依然在窗外呼啸。我躺在热乎乎的炕上,听着父母的絮语,想起白天在地里干活时,看见几只野兔在沟壑间窜来窜去。父亲说,兔子们这是在找过冬的窝,它们知道,寒冷的日子就要来了。

这样的小雪时节,年年都会来。它不声张,不张扬,却在不知不觉间,让这片黄土地披上了寒冬前的第一件素衣。日子就这样静静地过,像山梁上的风,像窑洞里的炊烟,带着淡淡的咸菜香,带着厚实的泥土气息,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一年又一年地流淌。(赵蔡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