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上陕北的土地,仿佛踏入了一幅色彩浓烈、笔触豪放的画卷,每一处风景都似岁月留下的诗行,吟唱着古老而深沉的歌谣,让人心醉神迷,沉醉在这片广袤而独特的天地之间。
晨曦初照时,陕北的山峦从沉睡中渐渐苏醒。连绵起伏的群山,像是大地隆起的脊梁,坚毅而沉默地横卧着。那山,不似江南青山的婉约秀丽,却有着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,山体上裸露的岩石,是岁月风蚀的痕迹,犹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,记录着往昔的沧桑变迁。山的轮廓在微光中逐渐清晰,被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所笼罩,仿佛披上了一件神圣的铠甲,又似大自然这位画家精心晕染出的杰作,彰显着无尽的豪迈与苍凉。
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,路旁的窑洞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腰之间。这些窑洞,是陕北人民与这片土地相依为命的见证,它们依山而建,冬暖夏凉。斑驳的土黄色墙面,承载着岁月的记忆,一道道或深或浅的裂痕,宛如老人脸上的皱纹,诉说着生活的点滴与变迁。窑洞口那一方小小的窗台,摆放着几盆不知名的野花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给这略显古朴厚重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和生机。偶尔,从窑洞里传出几声鸡鸣犬吠,那声音在山谷间回荡,瞬间让这片静谧的世界有了烟火气,也让人感受到了陕北生活的质朴与宁静。
再往前走,便是那纵横交错的沟壑了。陕北的沟壑,犹如大地被岁月的巨斧劈开的一道道伤口,深邃而宽广,每一道沟壑里都藏着故事,藏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。沟壑两侧的土壁,呈现出层次分明的色彩,土黄、褐红、深棕交织在一起,那是大地的调色盘,在阳光的照耀下,闪耀着独特的光泽。沟底,往往会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,溪水清澈见底,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山峦,像是一条流动的镜子,为这略显粗犷的沟壑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柔美。溪边,几棵老柳树低垂着枝条,柳叶在风中沙沙作响,似在与溪水低语呢喃,诉说着久远的往事。
而当夕阳西下,整个陕北便被笼罩在一片绚烂的余晖之中。天空像是被点燃了一般,晚霞如火焰般燃烧,红得热烈,橙得耀眼,紫得神秘,那色彩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天幕。此时的山峦、窑洞、沟壑,都被这晚霞染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,仿佛披上了五彩的霓裳,变得更加神秘而迷人。牧归的羊群,像是一朵朵飘动的白云,在余晖中缓缓移动,那声声 “咩咩” 的叫唤,仿佛是对这美好一天的告别。牧羊人扛着羊鞭,走在羊群后面,身影被拉得长长的,融入到这片金黄与火红交织的世界里,构成了一幅极具韵味的田园牧归图。
陕北的夜晚,静谧而祥和。繁星点点布满了整个夜空,像是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璀璨宝石,闪烁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。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只留下模糊的轮廓,宛如巨兽静卧。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,打破了夜的寂静,却也让这夜晚显得更加宁静而悠远。在这样的夜晚,坐在窑洞前的小院里,仰望着星空,感受着微风拂面,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热爱,仿佛时间在这里都静止了,只留下自己与这陕北的风景,在这浩瀚宇宙中静静对话。
陕北,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,它的风景不仅是眼前的山川沟壑、窑洞晚霞,更是那沉淀在岁月深处的文化底蕴,是世世代代陕北人民生活的写照。每一处风景,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,镌刻着时光的痕迹,让人来了,便再也忘不了,魂牵梦绕在这一方独特的天地间,沉醉不知归处。(何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