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监督推动“紧日子”过出“好日子”
当前正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时期,也是落地集团公司“四种经营理念”关键时期。按照公司党委安排,结合工作职责,我的发言题目是《以监督推动“紧日子”过出“好日子”》。
一、以监督护航"紧日子"与"好日子"的政治方向
过“紧日子”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陕煤集团党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,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: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,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,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。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,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,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。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“紧日子”与“好日子”之间的辩证关系。
“紧日子”应该是推动资源向关键、民生、发展等领域倾斜,确保“紧”中有“进”,最终实现“好日子”的目标。从历史维度看,从瑞金时的红米饭、南瓜汤,到延安时的小米加步枪,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精兵简政、增产节约,到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弘扬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优良作风,“过紧日子”始终是我们党的好作风、好传统。这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、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,也是我们继往开来、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。
从纪委监督角度来讲,首先要确保“紧日子”和“好日子”的正确政治方向,坚决纠正“过紧日子=不作为”或者“过紧日子=慢作为”的错误思想,防止形式主义、口号节约、虚假节约。更要杜绝借口“过紧日子”在安全环保、民生领域必须投入而不投入等政治方向性错误的问题。正如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条例》所强调的,严禁搞劳民伤财的“形象工程”“政绩工程”,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,严禁超标准建设或者豪华装修接待场所和办公用房,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。这些“负面清单”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明确了着力点。
二、聚焦重点领域,强化监督靶向发力
用“紧日子”过“好日子”,纪委监督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,实施精准监督。根据实践经验,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领域:
一是聚焦财务资金监督关。重点监督虚列开支、挪用专项资金、违规报销、超标准招接待、变相发放福利等问题,推动建立“三公”经费动态监测机制,特别是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露头就打。
二是紧盯项目建设监督。防止一些“形象工程”挤占有限资源。同时,加强对乡村振兴、民生工程等领域的专项监督,严查重复建设、超概算、进度滞后等问题,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。纪委可同财务部门联合组成专项督查组,开展“过紧日子”专项督查行动,针对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,统一形成过紧日子专项督问题清单,点对点通报要求被督查单位即知即改。
三是关注“舌尖上的浪费”监督。倡导节俭新风对机关食堂、公务接待等环节开展常态化检查,对餐饮浪费行为通报曝光。推动建立“光盘行动”长效机制,将节俭纳入作风建设考核指标,让公务接待清清爽爽。
三、改进监督方式,提升监督质效
提升监督质效需要创新方式方法,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。结合实践经验,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一是构建联合监督机制。联合审计、财务等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检查,既减少监督频次,节省不必要的开支,又形成监督合力,深度发现问题,提升监督质量。如建立健全与审计部门信息沟通、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。对审计移送的问题线索,及时查办和反馈,推动监督、处置、治理有机结合,形成正风肃纪反腐的强大合力,有效提升监督效能。
二是强化典型案例震慑。加大对超标准违规报销、公车私用、违规发放津补贴、餐饮浪费、重复购置、超市场价采购等违背“过紧日子”思想典型案例的通报曝光力度,达到发现一起,警示一片的效果。
三是以群众满意度检验监督实效。纪委要以“监督常在”推动“常态长效”,既紧盯“钱袋子”“账本子”,更关注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以监督实效推动每一分钱都转化为群众获得感,真正实现“紧日子”向“好日子”的转化。
四、建立长效机制,巩固监督成果
过“紧日子”不是权宜之计,必须建立长效机制,形成常态。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强化思想引领。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过紧日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,率先垂范,将勤俭节约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推动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真正从思想上重视、从细节上落实,始终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。
二是完善制度体系。督促各单位、部门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、财务报销等方面的规定,用好信息公开等手段,堵住制度和监管漏洞,形成制度制定—修订—执行良性循环。
三是压实主体责任。各单位党委(总支)要切实承担起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主体责任。如落实无纸化办公和互联网等形式组织会议,非必要不印制纸质材料;加强会议统筹和经费监管,对必要性不大的会议一律取消,对能通过视频方式召开的会议一律安排线上进行,大赛精打细算,压减非必要开支。通过压实主体责任,确保过紧日子要求落地见效。
四是建立评估机制。定期对过紧日子落实情况进行评估,将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考核。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,确保过紧日子要求常态化、长效化。
纪检机构要从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、关系人心向背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,紧盯奢靡享乐、铺张浪费现象,把严的要求落实到监督执纪、制度建设、教育引导各方面,督促各地区各部门把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。通过有力有效的监督,推动“紧日子”真正过出“好日子”,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,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。